郭秀红
很多孩子的偏差行为和所谓的问题,只是问题家庭的集中体现。如果只调整孩子的行为,治标不治本。比如一个因厌学被父母带来咨询的孩子,表象是厌学,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人际关系不良———看不惯老师,与同学相处无法融洽,长期的关系受挫让自己的情绪状态很糟糕,无法专注于学习,继而学习受挫,最后导致厌学!那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呢?是源于个人的自私、冷漠,唯我独尊、攻击性强。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质呢?究其原因是在他人生最初参与的第一个小团体———家庭中,与父母互动时,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。看起来是孩子的问题,实际上,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镜子,照出的是家庭的问题,是父母的问题。所以如何成长自我、建设家庭,做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,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,才是家长的首要任务,而不只是去“修理”孩子。
家庭建设需要团队精神
建设家庭也需要团队精神。家庭有不同的分类,这里主要指核心家庭,即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。问题家庭的共性是关系不和。即夫妻关系不和、亲子关系不和。家庭中的父母要么争吵不断,要么长期冷战,各自为政,长期处于权力斗争期或报复期或解体期。他们内心压抑、恶语想向,充满攻击性或逃避于家庭之外,或完全待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毫无情感交流。家里冷清、气氛凝重,缺少爱的流动。家里常有的场景是父亲玩手机、母亲看韩剧、耍淘宝、孩子貌似写作业,各干各的,没有交集。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大多内心孤独、安全感不足,自信心缺乏,敏感多疑、对外界充满了警惕和攻击性。他们郁郁寡欢、情感压抑、无法与他人建立顺畅的关系,内心痛苦无助!假设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,尤其是父母,有团队精神,拥有大局意识,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考虑到对家庭建设的影响,考虑到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,就较容易打破家里这种僵局,协同合作、相互服务和包容,有效地促进关系和谐,让爱流动。
四招打造家庭团队精神
家庭中的团队精神怎样培养呢?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。
一、要有共同的愿景。也就是共同的目标和方向。有了共同的愿景,一家人可以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产生凝聚力。比如家庭的愿景是和谐幸福,那和谐幸福就是大家共同聚焦的方向,和谐幸福也就成为这个家庭的头等大事,会有意规避和化解一些不和谐的音符,相互提醒、监督,朝着和谐幸福的方向来调适自己的行为,这个家庭也就真的越来越和谐幸福了!过程中可以分解成阶段目标,比如有利于家庭和谐幸福的特质练习:在某段时间练习相互的服务、在某一段时间一起学习沟通技巧、在一年内学习情绪管理、三年内买一所舒适的大房子等等。短期目标越清晰、具体、可量化,越容易达成。共同的愿景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充满希望和激情。
二.各司其职,各正本位。就是知道自己是谁,找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,做好自己的分内事。分工有序,相互尊重、和而不同。这样,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主人,都有参与家庭建设的积极性、能力有所施展、为家里做贡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接纳。内心深层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也会得到满足,会更愿意维护、爱和忠诚于这个家。
三.要有家庭文化。家庭文化就是一个家庭的信念、价值观。比如一个有分享文化的家庭。每人有好的心情、好的事情及时的与家人分享,让家人共同感受这份快乐。遇到困难的事情,也不是自己独抗,可以找家人倾诉或说出来征求家人的意见,大家一起商量解决,解决后再来个相互击掌,高喊“耶”,更能感受到家庭的力量和爱的滋养,释放内在压抑的部分。
四、要有共同的活动。比如一起参与亲朋好友的聚会,一起做公益活动、一起出游、一起做游戏、一起开家庭会议,一起畅想未来等,在共同的活动中,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被爱和被重视的感觉,拥有满满的安全感、归属感、价值感和幸福感!
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。家庭中的任何成员不配合,都会影响家庭的建设。就像跳双人舞,一个人的舞技再高,对方不会或不配合,也无法跳出优美的舞蹈。所以父母要与时俱进,不放弃自身的成长,学习建设家庭,把团队精神融入家庭。孩子也从中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,学会了协同合作、学会了关心他人,关心大局。懂得了为家里做贡献,从家里的小公主、小皇帝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。并将这种团队精神内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,带到他将来的婚姻、事业,乃至整个人生,成为人生大赢家!
版权声明:图片来源于网络,图文无关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
来源:水母网